身體文化Q&A

臺灣身體運動文化之建構 — 就臺灣身體文化談起 —

許 義 雄

臺灣師範大學 教授

壹﹑前言

最近幾年,身體文化研究,不止是國際學界,競相投入,國內文化界,亦不遑多讓。尤其,自身體社會學興起以來,使得對身體的分析或詮釋,不僅止於醫學或哲學,他如社會學、政治學、人類學、文學、宗教學、史學、符號學等不同學術領域的多元觀點,多角思維的研究典範,已隱然成形。

再說,臺灣推展近代體育,已逾百年,素以運動技術取向居多,對運動技術的寄宿主體 -- 身體的研究,多數以自然科學觀點切入,較少以人文社會角度探討,尤其以身體文化研究者,更是鴻毛麟角,是否因而影響臺灣體育的落地生根,值得重視。具體而言,臺灣諸多固有的傳統或民俗文化活動,如氣功、武術、舞蹈、民俗技藝、宗教、醫療、節慶祭典、競技或運動 (sports) 等,是身體表現的一種形式,與生活密不可分,亦均為文化的一部份,實有深入鑽研與重新詮釋之必要。

國內的文化研究,正循科際整合模式,採批判理論與知識實踐的模式,整合人文與社會知識基礎與研究方法,提出並創新格局與迫切性的研究問題 ( 劉紀蕙, 2003) 。顯見,身體文化科際整合研究團隊的建立,刻不容緩。

尤其,「主權在民,臺灣優先」政策,刻正展開,學界更積極投入,建構臺灣近百年身體文化的主體性,宣揚臺灣身體文化的意義與價值,豐富臺灣身體文化的內涵,發展臺灣身體文化的體系,實為刻不容緩的重要課題。

總而言之,誠如馬賽爾‧莫斯所說,身體行為的一些基本面,如行﹑談﹑坐﹑臥等,無一不是社會所建構。這些實踐行為的具體表現,均有官能性基礎,但官能的潛力得以實施,則需要一個文化語境(山口俊夫, 1976 )。所以,莫斯提出「身體技術」的概念。莫斯認為,「身體技術」雖依賴一個共同器官基礎,但它既是一種個人的培養,也是一種文化培養。換句話說,身體一方面是人類主體的生理 — 物質向度,另一方面也是社會文化的建構,充滿了意義與權力的銘刻。本文即基此背景,擬分身體文化的意涵與範圍;建構臺灣身體教育文化的必要性、策略與及其步驟等部分,略述如下:

貳﹑身體文化的意涵及其類別

一﹑身體的意涵

事實上,身體是什麼?人體如何成為人類知識的對象?傳統以來,對身體的看法,常因不同的時間,不同的派別,而有不同的主張。其中,或就天人關係,論人與自然的分合(龐天啟, 1989 ),或就哲學思考,探討身心關係,或以醫學角度,論述身體的結構或組成,可說紛然雜陳,不一而足。本文不擬以自然科學觀點說明,而試圖就人文或社會科學的立場探討,並針對下例身體的屬性或現象,略做說明:

(一)勞動的身體:人類以自然為對象,透過身體的勞動,利用自然的材料,改變了自然,獲得了謀生的條件,而有了生存的機會,並創造了文明,也改變了人類。

傳統以來,「日出而做,日入而息」,以及「一日不做,一日不食」,甚至俗話說「做是祿,吃是福」,都在說明勞動身體與勞動的神聖性,所謂「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當亦可做如是觀。及至勞動不再為溫飽,科技替代了人力,身體勞動改變了勞動型態,創發了大量閒暇,使得休閒文化的湧現,改變了勞動身體的階層劃分(許義雄, 1985 ),也提升了身體文化的水平。

(二)政治化的身體:傅柯在其《性意識史》的著作中,論及:當代的政治學是生物政治學。傅柯認為,生命權力是在改善個體和大眾之福利的幌子下,社會各領域不斷增長的秩序化因素。這一論述,係以身體為核心,所展開的「生命 — 技術 — 權力」的政治與技術作為的論辯。傅柯更在《監督與懲罰》中指陳:監督技術和社會科學的相互作用,把現代個體系譜地描繪成馴良的﹑緘默的身體。傅柯說,懲罰是政治的也是法律的;監獄是為了孤立出一種特殊權力技藝的發展。而監督的目的在鑄造身體可以被屈從﹑被利用﹑被轉變﹑被改進。至於運作方式,則從作為被操作客體的身體出發,如皇家軍隊訓練,再經意指向度不斷受到輕視﹑貶低和忘卻,以及特殊時間與空間的控制,則身體訓練成為工具,作為權力運作不可或缺的一部份(錢俊, 1995 )。

事實上,監督或規訓的情境,可說無所不在,無時不有,譬如監獄,學校﹑軍隊﹑醫院﹑工廠,甚至家庭或整個社會﹑國家體制,無不都是可監督或規訓範圍,所以,傅柯將醫學﹑精神病學﹑犯罪法解釋為是種透過規訓身體而運作的權力制度 ( 蔣竹山, 1999) ,甚至有研究指出,十九世紀及二十世紀體育的歷史,與現代國族主義的歷史,有緊密關係(游鑑明, 1996 ;黃金麟, 2000 ),意指國民國家前提下,身體隸屬國家,為國家所用,天經地義,無庸置疑。所以,在體育內容上,國防體育當道,兵士體操盛行,自是理所當然(許義雄, 1996 )。

(三)消費或時尚的身體:近年以來,消費文化與時尚產品的發展,身體文化產業特別受到重視。消費社會強調強健與美麗的身體,引導了社會大眾,不只是觀念的改變,即便是整個價值體系,也隨之調整。譬如,早期強調苦行﹑節制的內心控制,目前,則因審美目的,而重視對身體表面的掌控。這種對身體的觀念變化,可說是社會價值的世俗化傾向轉移。同時,與此相關的飲食目的,以前是但求溫飽,或用以控制基本生活需求,現在的目的,則是為了變得更性感或更長壽。尤其,為了對身體進行控制,在飲食管理上,也由宗教性的約束,轉變為通過醫學的操作,成了世俗的健康與衛生道德。

當然,與消費或時尚密切相關的是,由於對身體審美的重視,身體的外表或長相即成品頭論足的重點所在。因此,護膚﹑拉皮﹑抽脂﹑植髮﹑豐胸﹑割雙眼皮等改造身體的技術,成為一種時尚,並隱然成了身份的區分指標。特別是,女性主義抬頭,身體意識或知覺,也異於往常,從「女為悅己則容」,到「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或高喊「只要性高潮,不要性騷擾」的人,仍大有人在。

另一方面,後現代思潮興起後,對身體的再現意涵及其自主意識,特別強調,身體表現活動,更顯得多資多彩,如攀岩﹑飆車﹑極限運動﹑街舞﹑水上或陸上摩托化運動,此起彼落,充分顯示時尚帶領身體更開放,更主動嘗試不同運動的挑戰性與趣味性。甚至女性身體的活動項目,也隨時尚更見蓬勃;加以美容健身風氣,風起雲湧,熱力舞蹈﹑健美瘦身﹑有氧拳擊舞蹈等新興運動項目,伴隨時尚裝扮,使身體顯得更炫麗﹑更耀眼。

(四)藝術化的身體:身體可以是表達的主體,也可是表達的客體;身體可以是抽象的符號或語言,也可以是具象事物的象徵。身體經由想像,可以模擬﹑隱喻,也可以創作﹑發明;可以是時間,也可以是空間。這也就是起心動念,舉手投足間,無一不是藝術畫境的身體之本質。借用德國現代舞蹈家維可曼的話說:「人們又稱舞蹈為有生命的呼吸。因呼吸是一位神秘的偉大主人,它主宰著所有事物後面的未知的和無名的東西 — 它靜悄悄指揮著肌肉和關節的功能 — 它明白怎樣燃起熱情和緩和下去,怎樣策勵和抑制自己……空間是舞蹈家真正活動的王國,由於他自己創造空間,此空間是屬於他的。這空間不是可以觸知﹑有限﹑具體真實空間,而是舞蹈上想像的﹑非理性的空間。這一空間可以打破所有身體的界限,可以轉化為外貌流暢的姿態,進入一種無止境的形象裡去……」(朱立人, 1994 )。

再以繪畫言,誠如馬克勒伯所言(湯皇珍, 1996 ),身體意象乃畫家與畫布之間的肉搏效應,畫畫因而是身體的一場舞蹈﹑儀式﹑作戰,因為它來自畫家自我身體的驅策,是身體尋找身體的過程,觀畫亦然。又認為,畫家在身體意象指向下,用一種尖銳的繪畫語言進行切入,給世界一種新的視覺衝擊。在瘋狂與虛擬的交鋒中,繪畫成為一種身體語言的張揚:變形﹑切割﹑黏貼﹑轉換﹑反常﹑倒置﹑挪用……等得以極端大膽的展現。

事實上, 運動情境中的身體,何嘗不是在從事一種藝術創作。試以國際奧運為例,大自然或運動場就是畫布,從開幕的儀式,整隊入場,壯觀的場景,已有太多的文化意涵;再以運動員的爐火純青﹑出神入化的身體演出,無異於著名作品的展現。

(五)物化的身體:身體的物化,常指以身體當可交易的「物品」或「貨物」,一般通稱社會道德淪喪,物欲橫流後,出賣靈肉以滿足虛榮或達到特有目的者,也是一種物化現象。不過,有認為身體為自己的私有物,自己應有處理屬於自己身體的自由。當然,傳統上,有所謂「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的古訓,卻因社會價值觀念的改變,以及科技文明的進步,使得將身體當「器物」,利用藥物或儀器,加以改變的情形,不止司空見慣,甚且引以為傲,或成為風潮,是非對錯,難以置評。

不過,整行外科手術與藥物的進步,使得愛美人士,不分男女性別,不只趨之若鶩,甚至各出奇招,令人嘆為觀止。他如基於實際需要,或器官移植,或人工器官的裝置,或體外受精的試管嬰兒,或代理孕婦,都使身體的改造工作或器物性,日新月異,越使自然的身體,遠離自然的身體屬性。

其實,資訊科技發達之後,延生的網路「援助交際」,甚或運動競賽場合,為取得優勢,施行變性手術,或藥物飲用或故意「放水」,或因私利,不當的轉隊或換籍,應都屬於身體的物化現象,當不為社會所鼓勵。

二﹑身體文化的範圍及其類型

(一)身體文化的範圍:以身體或身體活動為基礎或媒介,所形成的文化,即為身體文化之範圍。如運動文化﹑健康文化﹑藝術文化﹑教育文化(含身體教育)﹑宗教文化﹑醫學文化等,均藉由身體為主體或媒介,所形成之文化,無一不屬於身體文化之範圍。

當然,所謂文化,常是言人人殊,莫衷一是,不過,泛指人類生活過程中的生產物,則為眾所共認(川村英男, 1968 )。進一步而言,一般所謂文化體系,係由觀念體系﹑行為體系以及器物體系等三大部分所構成 (菅原 , 1976 ) 。 其中,觀念體系,旨在建立價值體系;行為體系,即以行為規範及技術體系為重心,器物體系,則指藉由觀念體系及行為體系所產出之器物而言。準此以論身體文化的類型,則有身體的價值文化,身體的行為或技術文化,以及身體的器物文化。

(二)身體文化的類型:

1. 身體的觀念或價值文化:一般而言,身體的觀念體系,可以從身心觀論述,也可以從養生觀說明。而身體的價值,則有本質價值與工具價值之分;或可分為使用價值及交換價值。以適度的身體活動,達到身心和諧,獲得健康身體,是身體的本質價值,也是身體的使用問題,所謂運動是生命的本質,健康是生命尊嚴的起點,即在說明身體的內在價值。甚至說,身體向自然開放,「氣」是生命的引線,所謂「生命呼吸間,一吸不返,已成後世」。都在強調身體的觀念或價值。

至於身體的交換價值,最明顯的例子,莫過於物化的身體,作為財物的交易手段,甚至,以身體作為工具,達到諸如外交﹑國防或政治為目的的使用,都可說是身體交換價值的極致發揮。其所形成的文化體系,俯拾皆是,無庸贅述。

2. 身體的行為模式或技術文化:誠如克魯伯( Kroeber,A.L. )與克拉孔 ( Kluckholn,C. ) 所說(俞智敏等譯, 1998 ),文化並不是行為本身,也不止是對所有具體行為的探究。文化有一部份是由行為的標準或規範所構成。但另一個部分則是由意識型態所形塑,這些意識型態合理化或理性化某些經過選擇的行為模式 (俞智敏等 1998 )。而身體的技術文化,係指人類依其知識,經後天所習得的行為模式。所以,三木清在其「技術哲學」乙書中,針對人類的生存環境,區分技術的種類為自然環境中的知識技術( intellectual-technic ),社會環境中的社會技術 (social-technic) ,以及個人內在身心的個人技術 (personal-technic) 等三類,這樣的分類,與迦納 (Gardner,H) 主張人類認識世界有七種智慧的分法(李平譯 1997 ),不無異曲同工之妙。不過三木指出,知識技術則泛指科學文化體系;社會技術則為社會組織與制度文化;個人技術即以個人的文化修養為中心。以此推論身體運動的技術體系,則應含有身體運動的科學文化,身體運動的組織與制度文化,以及經由身體運動所形成的個人內在素養之文化。

3. 身體的器物文化:文化既為人類生產物,則人類所創造的一切物質與非物質產品,自均應納入文化的範疇。譬如以身體運動的器物文化言,除身體所創發的場地﹑器材﹑設備﹑用具﹑衣物等之物質文化外,他如身體運動世界中的非物質文化如運動用語﹑符號系統等,應也隸屬身體文化之列。

參﹑建構臺灣身體運動文化之必要性

就臺灣的歷史背景看,有關身體運動的發展,一方面是無從選擇的宿命,一方面是歷史失憶的困惑。就前者言,臺灣歷經荷蘭﹑西班牙﹑明清及日本統治,幾近數百年,但在國民政府遷台後,有關舊有身體運動之典章制度,不是廢棄淨盡,全盤剔除;就是改頭換面,削足適履,以致喪失發展的先機,徒增摸索的困擾。就後者看,臺灣推展制度化的身體運動,少說也有百年的歷史,卻因時空因素,致使站在歷史的岐點,做了不同的選擇,以致臺灣身體運動頓失了主體性,並增加了改革的難度。因此,臺灣身體運動文化之必須重新建構,不止在拾回臺灣身體運動文化的主體性,尤其重要的是,重建臺灣身體運動文化的歷史,以能瞭解臺灣身體運動之書寫脈絡,並能釐清臺灣身體運動文化的定位。試分述如下,藉供參考:

一﹑掌握臺灣身體運動文化的歷史脈絡

臺灣的歷史發展,雖先後歷經荷蘭( 1624-1661 )、西班牙( 1626-1642 )、明鄭( 1661-1683 )滿清( 1683-1895 )及日本( 1895-1945 )統治,不過,較為完備的身體運動的教育工作,應是日本治台之後的事。

具體來說,日本於 1895 年統領了臺灣,治台五十年間,歷經日俄﹑日清及第一﹑二次世界大戰,為達成皇民化政策,在制度上,或設置機關,架構組織;或研訂典章﹑法規以為施策之依據。作法上,或高壓,或籠絡,或恩威並行,藉以落實既定之政策。在施政的內容上,或採同化政策,或採因地制宜,均莫不以有效調塑臺灣人的身體為依歸。

事實上,就當時學校身體文化看,身體運動應是體現忠君愛國,健身強國的最重要且最明顯課程。在殖民體制下,兵操的導入,軍人氣質的養成,甚至身體的檢查,衛生教育的重視,體力測驗的加強,遠足﹑運動會的舉辦等,無一不是以雕塑足以適合世界競爭力的帝國臣民為前提。進一步而言,誠如 1927 年永田重隆在《臺灣體育之理論與實際》乙書中所寫,臺灣體育的目的在(永田重隆, 1927 ):

(一)基於雙肩扛起防守帝國最南端的帝國防線之責任,在住的國民應有更剛強的精神。

(二)多種族所組成的國家,難免在文化﹑風土﹑習慣等有所不同,為了免於相互意志溝通的不便,應以體育提升相互的品行,促進彼此圓滿的了解,一旦有事,彼此和衷共濟,抱定完全為國犧牲的壯志。

(三)最後,要克服氣候不順所加之於身體與精神的傷害,應努力建設真正的新日本精神。

顯見,日治時期的臺灣學生身體,是透過身體教育,建構剛強的精神,以作為帝國最南端的防線;且建立彼此的和衷共濟,為國犧牲的壯志;更要以新日本精神,戰勝自然天候對身體的影響。

綜觀日治時期臺灣身體運動文化,可分為:(一) 以體操為基礎的身體,規訓 - 兵操的導入,(二)道德場域的身體 - 武道的提倡,(三)醫學場域的身體 - 身體檢查與體力測驗,(四)儀式化的身體 - 遠足與運動會的重視等應不為過。

及至國民政府於 1949 年遷台後,一方面致力於滌除日本式教育體制,另一方面,則因國共內戰慘敗,痛定思痛,積極從教育入手,建構民國體制的教育系統。因此,一切施政措施,一本反共抗俄復國建國為最高國策。同時,光復初期,為適應臺灣實際環境,特別加強國語、歷史、公民教育,認識祖國文化和社會、政治制度,進一步培養愛國情操與民族精神;並陸續訂頒「戡亂建國教育實施綱要」「中學體育課程標準」( 1950 )、「中、小學學生實施生產技能訓練辦法大綱」、「戡亂時期高中以上學校學生軍事體格及訓練綱要」( 1952 )、「體育實施方案」( 1954 )「專科以上學校三民主義教學改進要點」( 1955 )「加強專科以上學校勞動服務辦法」( 1957 )等,特重文武合一教育,提升民族精神(李園會, 1984 )。

事實上, 1950 年代的臺灣,由於外在政治環境的影響,或推行黨化(三民主義)教育,或強調軍事教育,或主張民族精神教育,無不依復國建國政策,力求國家意識的形成與民族精神的培養為依歸。是以,身體運動作為鍛鍊國力的手段,培養民族情操的工具,已至為明顯。換句話說,近百年來,臺灣的處境,不論是在日治時期,或國民政府執政時代,身體運動教育的發展,始終無法免於步向相同的路徑。進一步而言,臺灣雖經五十年的勵精圖治,獲得經濟起飛,社會改革以及主權在民的成績,不過,囿於外交困境、國家認同和統獨的紛擾,以及中國的國際圍堵政策,海峽兩岸的友善關係,一直難以突破,使得臺灣身體運動的格局,仍然無從擺脫歷史的宿命。

二﹑探索臺灣身體運動文化的主體性

身體教育是透過目的化身體運動的教育方式,素為眾所共認。換句話說,經由身體運動的學習,了解身體與自我或他人﹑他物﹑環境的關係,獲得身體運動的意義。譬如,身體的道具意義﹑身體的探索意義﹑身體的社會意義﹑身體的道德意義(人格養成)( 岡出美則 , 1999 )。其中,身體是學習的道場,身體作為學習的道具,學習才有可能;而在學習過程中,因藉助身體的探索,而有身體的經驗,甚至物質或社會的經驗;因相互的溝通﹑表達的尊重﹑儀式化行為的養成,而有社會的意義,或道德人格的意義,。

當然,如上所述,身體運動的表達,可因不同的時機﹑不同的場合,而有不同的意涵,,至於其表達的型態或方式,依賀林格的講法(清水諭, 1997 )則約有下列三個型態:

(一)追求業績的身體運動型態:係指以生產為重要訴求的身體運動。具體而言,身體運動的結果,透過一定的程序,加以評量﹑比較,並制訂基準,判定優劣。這樣的身體運動文化,與一般社會的動態機制一樣,是極限化﹑擴大化,同時導向階層化﹑分級化。所以,一些菁英者,如頂尖選手﹑教練﹑運動科學者,不論是心理﹑力學﹑生理等,全成為「人類極限學」(俄語: anthropomaximology :意指頂尖成就之科學)的科學家。這種社會的生態,正好構成運動基準化的空間,使得所有事物,齊一化﹑標準化,同時,使得運動項目,分割成各自特有的單一身體文化體系。

(二)以健康為訴求的體適能運動型態:本類型的身體運動,泛指全民運動﹑體適能運動,或健康福祉運動﹑社會衛生的運動等,係植基於生理學﹑社會心理學的基礎,並整合自然生活﹑行動﹑以及教育觀點的健康幸福的身體運動。其重要的意義在於,主張此類型運動的專家學者,含括生理或教育專家,均認為,經由正確的運動﹑營養﹑姿勢﹑即可保證適應社會,及獲得健康安適。事實上,這種思考模式,是一種社會衛生學的垂直觀點,以及衛生學的身體運動空間的直線性思考,雖不能說有錯,但就像體育館﹑體適能中心﹑或學校系統的秩序井然一樣,是一種規訓或監控體制的身體運動。

(三)以身體經驗與社會互動為訴求的活動類型:本類型的身體活動,可以從多數民眾所熱中的養生運動﹑冥想性的身體運動﹑舞蹈﹑民俗活動看得出來,也可以在新興的街舞及極限運動體會得到。這類活動,一方面是較古老﹑傳統的身體運動,一方面,又是當前新風潮的身體運動。這類活動的發展,可說是隨遇而安,並無無一定的歷史走向,更無專家學者所給於的特定規範,或固定的場所。進一步說,這些活動的特徵,在其身體文化空間,是曲線的空間,也就是隨性的﹑柔性的空間;不是規格化﹑僵硬的空間,像自然的綠色大地,或俯拾可得的大街巷道等,都可以是展演的場地;他如戶外﹑廟宇廣場﹑居家庭院﹑可用的產業設施﹑甚至街尾牆角的小空間,以及與日常生活緊密結合在一起的生活空間,都可以有自發性的身體運動,也都隸屬於這類運動。

準此以論臺灣身體運動的取向,似不宜只做政治的現實考量,而無視於個人身體知覺的深切感受,再說,以臺灣近百年來所形塑的身體運動文化,由於過多的現實限制,不止未能貼切反映台灣的真實土壤,更偏離作為臺灣人應有的出路,甚至不無誤入歧途,自我陶醉,形同掉進自慰的短暫暈昡。

三﹑開發臺灣身體運動的第三條路

基於上面的敘述,不難發現第三類型的身體運動,可能是臺灣身體運動未來的走向,也就是說,身體經驗與社會互動的訴求,不止是臺灣社會的發展趨勢,也是個人應有的基本素養,更應是身體運動工作者,必須嚴肅以對的重要課題。理由在於:

(一) 競技運動的侷限性:傳統以來,競技運動被認為係由歐美列強所倡導,並藉殖民政策,快速擴充發展,小自學校體育課程內容,大量引入競技運動項目,滿足預設的政治或教化功能,甚至國際奧運的舉辦,或世界盃各類賽會,因強勢競技能力的提倡,誘使國家不分大小﹑強弱,幾無不傾其全力,投入競技水準的較量。不但助長了民族主義氣焰高張,尤加深相互間的對立,不止有違民主思潮及合作關係的提倡,更失去身體運動的基本意義。尤其,激烈競爭,導致為達目的而不擇手段,是否未蒙其利,先受其害,自不能視而不見,置若罔聞。甚至從政治公然介入,到藥物飲用﹑變性﹑欺瞞﹑暴力等運動倫理蕩然無存,是非對錯,自宜有所因應。

(二)體適能不外身心靈並修:沒有人能懷疑體適能在當前社會的重要,問題是以生理學為基礎的健康體適能,若僅以心肺耐力﹑肌力﹑柔軟性﹑身體組成等因素,作為衡量身體的指標,似不足以說明全人健康的具體意義,況且,不論是體育館或健康中心,也不論是有氧舞蹈或有氧拳擊,看著沸騰的身體,在冰冷的空間,整齊的隊列,無意識的數著「一﹑二﹑三﹑四」,畫一的動作,在齊一的口令下進行,這樣的作法,與運動力學觀點,相信人體如同機械,可用科學的機械原理,實施 有效的人體訓練一樣 ,實與軍事訓練中的規訓或監控的身體,並無二致。 再說,從健康文化觀點看,最近二十年來,對生物醫學已有甚多的批判 ( Nettleton , 1995 )。譬如,有主張醫學知識的適用,與其說是醫技的進步,不如說是權力的運作,尤其,過度強調醫學的有效性,以及未能及早把身體置於社會環境的脈絡,是否影響健康行為的建構或疾病原因的掌握,都有值得商榷的餘地。這在說明,健康的訴求,不能無視於社會與心理層面的重要貢獻(佐藤, 2000 )。從傅柯的《瘋癲與文明》中所指出,精神分析家的權威並非來自其科學性,亦即其對病人的理解能力,也應受到懷疑的說法(錢俊, 1995 ),到庫恩的《科學革命的結構》中,所指陳的常態科學的共識,無不強調,任何科學都在等著被推翻的道理所在。換句話說,在身心靈同時並修的潮流中,臺灣體適能的格式化型態,有無反省的地方,值得重視。

事實上 , 人是有生命的身體,身體運動到底不能等同於單純的機械運動,再說, 身心並完的前提下,生理鍛鍊,若沒有健全的心理基礎,相信不足以達到整全的健康,這也就是,體適能不外身心靈同時並修的最佳解釋。

(三)透過身體經驗,構築彼此認同:舞蹈﹑祭典及傳統民俗運動與自然的身體運動,之所以受到重視,並形成風潮,一方面是這些身體運動,植基於自然的柔性空間,與火﹑水﹑空氣﹑大地及植物等自然為伍,並融入歌聲﹑音樂及自然表現。在活動中,自由自在,與人際交流,無拘無束,透過真心互動,體驗共同的身體經驗,構築相互的緊密關係,創造彼此與社區的認同。誠如北歐身體文化研究學者克勞斯所指陳,相對於追求優勝及健康體適能而言,以身體經驗,建構彼此認同,做為社區的認同基礎,應是未來身體運動的第三條路( 清水諭 , 2002 )。換句話說,未來以身體為主體的身體運動,當以塑造柔性空間,建構共同的身體經驗,以及人際關係的柔性溝通,達成彼此的認同,以厚實社區總體營造的基礎為優先考量。

肆﹑臺灣身體運動文化建構之策略

臺灣意識的覺醒,以及臺灣主體性的提倡,不止重構臺灣歷史已成刻不容緩的重要課題,即連臺灣身體文化也備受重視。其中,或搶救老照片,或百年文物展、或老街巡禮,或保護老建築等,一片復古浪潮,一股重拾舊時共同記憶的運動,風起雲湧,此起彼落,目不暇接,美不勝收。有的言說座談,有的書寫出版;有的個別行動,有的集體請願,方法縱有不同,手段亦各異其趣,卻都懷抱著共同願望,一齊呼籲建構或蒐整臺灣瀕臨滅絕的史料;並且共同期待,讓曾屬於臺灣的事物還給臺灣,讓臺灣走過的路,不再冤枉;或能留下一點紀錄,讓臺灣後代子民,能以先人的披荊斬棘,篳路藍縷為傲;讓後來的人,能因臺灣留下的些許文化遺產,以生為臺灣人為榮。

事實上,臺灣身體運動開發甚早,也曾有過輝煌燦爛的一頁,只可惜,或因有意,或是無心,臺灣身體運動文化,任令荒蕪,終至殘篇斷簡,雜亂無章。為今之計,自宜亡羊補牢,及時系統蒐整,期許假以時日,能有所成,臺灣身體運動文化必須及早建構,其裡在此。

一﹑定位與範圍

臺灣身體運動文化,係以身體運動所形成的物質或非物質之生產物而言,應包含身體運動的價值或觀念體系之文化,身體運動的技術體系之文化,以及身體運動的器物體系之文化。具體而言,近百年來,有關臺灣身體運動之形式、觀念、價值、行為模式、意識型態、動作方法以及使用之場館、器材、裝飾、衣物,甚或為臺灣身體運動胼手胝足,流血流汗的人、事、物等,均莫不是經由長年累月演進而成的臺灣身體運動文化組成的重要部分,都值得珍惜珍藏。舉例來說,臺灣身體文化,可依不同性質,區分不同類別,加以掌握,如:

1. 民俗技藝類(鄉土身體運動類)

2. 原住民傳統遊戲類

3. 節慶祭典類

4. 地方行事(賽會﹑活動 --- 等)

5. 武術類

6. 競技運動類

7. 養生氣功類

8. 舞蹈類

9. 人物類(含日治時代,可分貢獻學校體育或社會體育兩類):如張星賢、黃蒼浪、楊基榮、林鴻坦、關頌聲、柯子彰、郝更生、高梓、吳文忠、周中勛、周鶴鳴、江良規、林鴻麟、朱重明、陳清忠、謝國成、楊傳廣、紀政等(人物另擬)

10. 器物類:如場館、器材、用具、文物、出版品等

11. 其他類:凡未在上列範圍內之其他事物,均屬此類。

二﹑建立推廣機制

身體文化範圍甚廣,落實並非易事,初期階段以蒐整臺灣身體運動文化為焦點,並導入知識經濟理念,以身體運動文化轉化為創意產業,創造產值,藉以支持身體運動文化資源之蒐整工作,期使身體文化,得以生生不息,永續發展。因此,凝聚共識,建立推廣機制,,殆為刻不容緩的重要課題。其步驟為:

(一)分區座談,廣徵意見:有關身體文化的推動工作,承教育部協助,先後於 2003 年 10 月起,分別在台北、台中、台南等三區,邀請專家學者,舉行座談,廣泛徵詢意見。其中重要議題有三,即: 1. 臺灣身體文化資料蒐整工作,如何展開?如何落實? 2. 臺灣身體文化研究領域如何整合?成員如何邀請?團隊如何建立? 3. 身體文化產業範圍如何界定?如何開發?如何尋求協助?會中一致認為,目前臺灣研究已是顯學,相關文獻資料,逐步大量開發,身體運動文化資訊,俯拾皆是,亟待急起直追,迎頭趕上。同時,科技整合為當前研究趨勢,身體文化學術領域,國際研究正方興未艾。尤其,國內部分身體文化研究,已次第展開,若能彙整研究人力,跨領域研究團隊之建構,應非難事。

會中也共同體認,文化事業需要資金投入,身體文化事業向以消費事業著稱,在國家經費挹注有限的前提下,自宜另謀出路。國際上,文化創意產業觀念,日益成型,具體產業逐步上市,若能就知識經濟觀點,積極落實身體文化產業之開發或推展,應是可長可久的事業。

另一方面,為了觀念宣導,特別商請國立教育研究院籌備處,於 2003 年 9 月起,在國立臺灣大學體育館,支援主辦 12 場身體文化系列座談,受到熱烈迴響,績效頗佳。其講題為: 1. 東西傳統思想身心關係論(黃俊傑) 2. 臺灣身體文化之興起(葉龍彥) 3. 身體與氣功(陳國華) 4. 盲人 — 另一種身體表演(王墨林)5. 身心學(劉美珠) 6. 身體與遊戲(劉一民) 7. 身體與靜坐(簡曜輝) 8. 身體與節慶(李豐懋) 9. 身體與適能(卓俊辰) 10. 身‧心‧靈養生的醫學觀(孫安迪) 11. 身體運動三旋合一身體觀(陳嘉遠) 12. 身體‧劇場與社區(鍾喬)等,對身體文化做通盤介紹,期能形成共識,以利推展。

(二)成立組織,整合資源:臺灣身體文化活動,正蓬勃發展,熱烈展開,或官辦,或民營,內容不一,規模有別,不過,類皆個別推動,範圍較小,影響所及,自不無受限。經意見反應,認為要能整合建制,系統規劃,籌設統合組織,整體發展,始能有所突破。

至於組織之性質,或學術性,或聯誼性,或基金型態,或學習型組織等,均各有利弊,優劣互見。不過,初始階段,一方面考慮基層反映意見,一方面衡量人力、物力及客觀條件,當以設立學習型組織,可行性較高,且執行能力較能掌握,自以成立學會組織較能符合實際需要。當然,不管組織型態如何呈現,應 以建構身體文化的主體性、宣揚身體文化的意義與價值、豐富身體文化之內涵與體系為宗旨。其任務則以 1. 有關身體文化之學術研究事宜 2. 有關身體文化之推廣活動事宜 3. 有關身體文化之著作出版事宜 4. 有關身體文化之國際交流事宜 5. 有關其他身體文化事宜等為首重。

(三)從社區出發,人人是主角:臺灣身體文化的落實與推廣,應從社區出發,並以人人為主角,方有所成。理由一,固在於文化即生活,社區居民的起心動念,舉手投足,無一不是文化。理由之二,家庭是社區的基本單位,人人對社區的共同情感或記憶,是同心協力的基礎,更是形塑社區共同意識,建構社區共同文化的動力,尤其是社區總體建設的不二法門。具體來說,社區組織是自主、自發性的組織,人際關係緊密,相知相惜,守望相助,資訊流通快速,文化資源取得輕而易舉。可以說,社區內人人是主角,處處是寶藏,時時勤加蒐集,社區特有的身體文化,自是指日可待。

(四)以學校為據點,闢設文化視窗:學校素為社會縮影,更是社區文化建設中心。學校一者受社區影響,保存社區重要文化資產,一者引導社區發展,開創社區文化,改善社區文化生成環境。因此,學校好壞,影響社區發展至鉅。尤其,學校成員眾多,屬性千差萬別,校風或學校文化,足以左右社區文化特色。再說,學校既是教育機關,有其一定之意圖,若能配合社區特性,詳加設計,精心推廣,必有所成。舉例來說,闢設身體文化視窗,或全校性,或分學年,或以班級為單位,各自分工,各領風騷。或展現鄰里身體活動盛況,或出示社區身體文化產品,或活動預告,或重要紀事的披露,事無分大小、人不分遠近,關心左鄰右舍的生活起居,都足以喚起共同情感,建立共同記憶,形成共同話題,塑造共同意識,達到愛己、愛人、愛班、愛校、愛家、愛鄰里、愛社區的高尚情操,何樂不為。

(五)從心做起,以身作則:身體文化的推廣工作,說難不難,說易不易,難易存乎一心。所謂「吾心信其可行,雖移山倒海之難,亦易如反掌折枝。」況且,我們都在寫歷史,每個人都有值得紀錄的故事,或者說,每個人都有機會為自己,或為社會,留下獨一無二的珍貴的資料。俗話說,凡走過的路,必留痕跡,當指此意。再說,以身作則,不止體現人人為我的關照心胸,更可落實我為人人的感恩情懷。

(六)架設網站,資源共享:科技時代,信息生命,瞬息萬變,為提供更新資訊,網路架設,勢在必行。一方面,新知提供,資源共享,一方面,舊雨新知,互通有無,都有利於身體文化的推廣工作,甚至有益於社區身體文化的落實。

(七)提供服務,嘉惠大眾:身體文化不止是理論問題,尤須有實際的運用,以能開發優質的身體文化。具體的說,資源蒐整是為歷史作見證,讓後代子孫得以按圖索驥,知所進退,不過,更重要的是,承繼之間,應有取捨,所謂去蕪存菁,使得優質的臺灣身體文化,能與世長存,或留芳百世而不衰。因此,規劃學習環境,提供學習機會,開班授徒,服務社區大眾,經驗傳承,讓臺灣優質的身體文化,免於失傳;或經由相互的切磋鑽研,而能精益求精,力求突破。唯其如此,庶幾能代代相傳,而棉延不絕。

伍﹑結語

本文試圖從臺灣身體文化研究,論臺灣身體運動文化的建構問題,先談身體意涵,再論身體文化範圍及身體運動類型,說明臺灣身體運動文化的出路,並提出建構臺灣身體運動文化的具體策略。

臺灣身體文化研究,方興未艾,科技整合研究,刻正逐步形成,以身體為主體的體育學界,自應急起直追,超越突破,以能開創新局,拓展體育的新境界。

百年來,臺灣身體運動文化,或因歷史因素,或因政治現實,始終無法擺脫尷尬的宿命。建構臺灣身體運動文化的必要性,在於掌握臺灣身體運動文化的歷史脈絡,探索臺灣身體運動文化的主體性,以及開發臺灣身體運動的第三條路。其具體策略,則有廣徵意見,建立共識;成立組織,整合資源;從社區出發,人人是主角;以學校為據點,闢設文化視窗;從心出發,以身作則;架設網站,資源共享;提共服務,嘉惠大眾等作法,若能切實執行,成功可期。

綜合而言,建構臺灣百年身體運動文化,不止要讓歷史痕跡清晰可見,甚至要讓臺灣身體運動文化,找到應有的定位,以使前人的努力,沒有白費;更能使後代子孫,以生為臺灣人,擁有臺灣身體的優質文化為榮。

引用文獻

M ‧ ? - ? 著 有地 亨﹑ 山口 俊夫 譯( 1976 )《 社???人類? 》 PP.37-42

Sarah Nettleton ( 1995 ) The Sociology of Health and Illness, PP.3-5 Cambridge: Polity Press.

佐藤純一、池田光穗、野村一夫、佐藤哲彥( 2000 )《 健康論?誘惑 》 PP.43-48 文化書房 博文社

高木勇夫  (1999)  <身体論?現在>  《 教育科体育 》 47 : 1 PP.10-12

聯繫本會

歡迎聯繫臺灣身體文化學會

02-23672057

02-23677860

https://bodyculture.org.tw/bodyculture

service@goodwill-design.com

版權所有 © 臺灣身體文化學會  |  郵政信箱:10607 臺科大郵局第90-34號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