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身體文化與體育的出路 許義雄 2003年4月 前言 近幾年來,身體文化研究,無疑是國際學界,眾所關注的重要課題,而國內以身體為研究主體的體育學界,除極少數運動哲學學者關注外,似乎不為多數體育人所重視。一方面,身體社會學的興起,使得對身體的分析或詮釋,不僅止於醫學或哲學,他如社會學、政治學、人類學、文學、宗教學、史學、符號學等不同學術領域的多元觀點,多角思維的研究典範,已隱然成形。尤其,最近國內的文化研究,正循科際整合模式,採批判理論與知識實踐的模式,整合人文與社會知識基礎與研究方法,提出並創新格局與迫切性的研究問題(劉紀蕙,2003)。顯見,身體文化科際整合研究團隊的建立,刻不容緩。 當然,就體育而言,百年來,臺灣推展近代體育,素以運動技術取向居多,對運動技術的寄宿主體–身體文化的掌握較少,是否影響臺灣體育的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值得重視。同時,臺灣諸多傳統或民俗文化活動,如氣功、武術、舞蹈、宗教、醫療、節慶祭典、競技或運動(sports)等,都涉及身體運作,長期以來,與國人生活密切結合在一起,是文化的一部份,而非個別存在的現象,實有待深度認識與重新詮釋。 進一步觀察臺灣的身體教育環境,不難發現,值得關心的課題並不在少數。 譬如教育改革正如火如荼的展開,教育改革的決策作業,不只一無身體教育的代表,而且對課程規劃總綱小組,也無體育專業的發言機會,自有商榷的餘地。 再說,因SARS犯台,舉國上下視同戰爭,竭盡所能,奮力抵抗,惟因平時身體教育未盡理想,致使救援工作及國人因應觀念、態度與作法,論評者所在多有,不擬贅述。惟識者認為,平時身體教育若打好基礎,身體有積極的「戰力」儲備或身體有效的防衛(抵抗)能力,當不至手忙腳亂,倉皇失措。所謂「養兵千日,用在一時」,當是此意。他如嗑藥、暴力、自殘、飆車等對身體的消極作為,應都與身體教育,密切關連,實不能等閒視之。 總而言之,誠如馬賽爾‧莫斯所說,身體行為的一些基本面,如走、站、坐等,都是社會所建構。這些實踐行為要求有官能性基礎,但官能的潛力得以實施,則需要一個文化語境。所以,莫斯提出「身體技術」的概念。莫斯認為,「身體技術」雖依賴一個共同器官基礎,但它既是種個人的培養,也是種文化培養。換句話說,身體一方面是人類主體的生理—物質向度,另一方面也是社會文化的建構,充滿了意義與權力的銘刻。本文即基此背景,分就壹、身體的意涵,貳、身體運動的意義與類型,參、臺灣體育的出路,及肆、結語等分述如下: 壹、身體的意涵 一、勞動的身體:人類以自然為對象,透過身體的勞動,利用自然的材料,改變了自然,獲得了謀生的條件,而有了生存的機會,並創造了文明,也改變了人類。 事實上,人類的勞動身體,在勞動過程中,累積了財富,並發現資本主義早期的發展階段,紀律、禁欲主義、身體與資本主義生產的密切關係,而在晚期,卻在盛行享樂主義、個人慾望和個人的身體享受。此外,在後現代工業社會中,身體作為享樂主義的實踐,便再以另外一種慾望出現。如年輕人對自己身體的紋身,舌頭掛耳環和竭盡所能的身體打扮,成為繼原始部落的圖騰表現之後的一種新的部落主義的載體。 傳統以來,「日出而做,日入而息」,以及「一日不做,一日不食」,甚至俗話說「做是祿,吃是福」,都在說明勞動身體與勞動的神聖性,所謂「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當亦可做如是觀。及至勞動不再為溫飽,科技替代了人力,身體勞動改變了勞動型態,創發了大量閒暇,使得休閒文化的湧現,改變了勞動身體的階層劃分(許義雄1985),也提升了身體文化的水平。 二、政治化的身體:傅柯在三卷《性史》中,有這樣的論點:當代的政治學是生物政治學。這一論述,係以身體為核心,所展開的政治與技術作為的論辯。傅柯在《監督與懲罰》中指陳(錢俊,1995):監督技術和社會科學的相互作用,把現代個體系譜地描繪成馴良的、緘默的身體。傅柯說,懲罰是政治的也是法律的;監獄是為了孤立出一種特殊權力技藝的發展。而監督的目的在鑄造身體可以被屈從、被利用、被轉變、被改進。至於運作方式,則從作為被操作客體的身體出發,如皇家軍隊訓練,再經意指向度不斷受到輕視、貶低和忘卻,以及特殊時間與空間的控制,則身體訓練成為工具,作為權力運作不可或缺的一部份。 事實上,監督或規訓的情境,可說無所不在,無時不有,譬如監獄,學校、軍隊、醫院、工廠,甚至家庭或整個社會、國家體制,無不都是可監督或規訓範圍,所以,傅柯將醫學、精神病學、犯罪法解釋為是種透過規訓身體而運作的權力制度(蔣竹山,1999),甚至有研究指出,十九世紀及二十世紀體育的歷史,與現代國族主義的歷史,有緊密關係(游鑑明,1996;黃金麟,2000),意指國民國家前提下,身體隸屬國家,為國家所用,天經地義,無庸置疑。所以,在體育內容上,國防體育當道,兵士體操盛行,自是理所當然(許義雄,1996)。 三、消費或時尚的身體:近年以來,消費文化與時尚產品的發展,身體文化產業特別受到重視。消費社會強調強健與美麗的身體,引導了社會大眾,不只是觀念的改變,即便是整個價值體系,也隨之調整。譬如,早期強調苦行、節制的內心控制,目前,則因審美目的,而重視對身體表面的掌控。這種對身體的觀念變化,可說是社會價值的世俗化傾向轉移。同時,與此相關的飲食目的,以前是但求溫飽,或用以控制基本生活需求,現在的目的,則是為了變得更性感或更長壽。尤其,為了對身體進行控制,在飲食管理上,也由宗教性的約束,轉變為通過醫學的操作,轉變成了世俗的健康與衛生道德。 當然,與消費或時尚密切相關的是,由於對身體審美的重視,身體的外表或長相即成品頭論足的重點所在。因此,護膚、拉皮、抽脂、植髮、豐胸、割雙眼皮等改造身體的技術,成為一種時尚,並隱然成了身份的區分指標。特別是,女性主義抬頭,身體意識或知覺,也異於往常,從「女為悅己則容」,到「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或高喊「只要性高潮,不要性騷擾」的人,仍大有人在。 另一方面,後現代思潮興起後,對身體的再現意涵及其自主意識,特別強調,身體表現活動,更顯得多資多彩,如攀岩、飆車、極限運動、街舞、水上或陸上摩托化運動,此起彼落,充分顯示時尚帶領身體更開放,更主動嘗試不同運動的挑戰性與趣味性。甚至女性身體的活動項目,也隨時尚更見蓬勃;加以美容健身風氣,風起雲湧,熱力舞蹈、健美瘦身、有氧拳擊舞蹈等新興運動項目,伴隨時尚裝扮,使身體顯得更炫麗、更耀眼。 四、藝術化的身體:身體可以是表達的主體,也可是表達的客體;身體可以是抽象的符號或語言,也可以是具象事物的象徵。身體經由想像,可以模擬、隱喻,也可以創作、發明;可以是時間,也可以是空間。這也就是起心動念,舉手投足間,無一不是藝術畫境的身體之本質。借用德國現代舞蹈家維可曼的話說:「人們又稱舞蹈為有生命的呼吸。因呼吸是一位神秘的偉大主人,它主宰著所有事物後面的未知的和無名的東西—它靜悄悄指揮著肌肉和關節的功能—它明白怎樣燃起熱情和緩和下去,怎樣策勵和抑制自己……空間是舞蹈家真正活動的王國,由於他自己創造空間,此空間是屬於他的。這空間不是可以觸知、有限、具體真實空間,而是舞蹈上想像的、非理性的空間。這一空間可以打破所有身體的界限,可以轉化為外貌流暢的姿態,進入一種無止境的形象裡去……」(朱立人,1994)。 再以繪畫言,誠如馬克勒伯所言(湯皇珍,1996),身體意象乃畫家與畫布之間的肉搏效應,畫畫因而是身體的一場舞蹈、儀式、作戰,因為它來自畫家自我身體的驅策,是身體尋找身體的過程,觀畫亦然。又認為,畫家在身體意象指向下,用一種尖銳的繪畫語言進行切入,給世界一種新的視覺衝擊。在瘋狂與虛擬的交鋒中,繪畫成為一種身體語言的張揚:變形、切割、黏貼、轉換、反常、倒置、挪用……等得以極端大膽的展現。 事實上, 運動情境中的身體,何嘗不是在從事一種藝術創作。試以國際奧運為例,大自然或運動場就是畫布,從開幕的儀式,整隊入場,壯觀的場景,已有太多的文化意涵;再以運動員的爐火純青、出神入化的身體演出,無異於著名作品的展現。 五、物化的身體:身體的物化,常指以身體當可交易的「物品」或「貨物」,一般通稱社會道德淪喪,物欲橫流後,出賣靈肉以滿足虛榮或達到特有目的者,也是一種物化現象。不過,有認為身體為自己的私有物,自己應有處理屬於自己身體的自由。當然,傳統上,有所謂「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的古訓,卻因社會價值觀念的改變,以及科技文明的進步,使得將身體當「器物」,利用藥物或儀器,加以改變的情形,不止司空見慣,甚且引以為傲,或成為風潮,是非對錯,難以置評。 不過,整行外科手術與藥物的進步,使得愛美人士,不分男女性別,不只趨之若鶩,甚至各出奇招,令人嘆為觀止。他如基於實際需要,或器官移植,或人工器官的裝置,或體外受精的試管嬰兒,或代理孕婦,都使身體的改造工作或器物性,日新月異,越使自然的身體,遠離自然的身體屬性。 其實,資訊科技發達之後,延生的網路「援助交際」,甚或運動競賽場合,為取得優勢,施行變性手術,或藥物飲用或故意「放水」,或因私利,不當的轉隊或換籍,應都屬於身體的物化現象,當不為社會所鼓勵。 貳、身體運動的意義與類型 體育是透過目的化身體活動的教育方式,素為重所共認。換句話說,經由身體運動的學習,了解身體與自我或他人、他物、環境的關係,獲得身體運動的意義。譬如,身體的道具意義、身體的探索意義、身體的社會意義、身體的道德意義(人格養成)(岡出美則,1999)。其中,身體是學習的道場,身體作為學習的道具,學習才有可能;而在學習過程中,因藉助身體的探索,而有身體的經驗,物質或社會的經驗;因相互的溝通、表達的尊重、儀式化行為的養成,而有社會的意義,或道德人格的意義,。 當然,如上所述,身體活動的表達,可因不同的時機、不同的場合,而有不同的意涵,,至於其表達的型態或方式,依賀林格的講法(清水諭,1997)則約有下列三個型態: 一、追求業績的身體運動型態:係指以生產為重要訴求的身體運動。具體而言,結果產生後,加以評量、比較,並制訂基準。這樣的身體運動文化,與一般社會的動態機制一樣,是極限化、擴大化,同時導向階層化、分級化。所以,一些菁英者,如頂尖選手、教練、運動科學者,不論是心理、力學、生理等,全成為「人類極限學」(俄語:anthropomaximology:意指頂尖成就之科學)的科學家。這種社會的生態,正好構成運動基準化的空間,使得所有事物,齊一化、標準化,同時,使得運動項目,分割成各自特有的單一身體文化體系。 二、以健康為訴求的體適能運動型態:本類型的身體運動,泛指全民運動、體適能運動,或健康福祉運動、社會衛生的運動。係植基於生理學、社會心理學的基礎,並整合自然生活、行動、以及教育觀點的健康幸福的身體運動。其重要的意義在於,主張此類型運動的專家學者,含括生理或教育專家,均認為,經由正確的運動、營養、姿勢、即可保證適應社會,及獲得健康安適。事實上,這種思考模式,是一種社會衛生學的垂直觀點,以及衛生學的身體運動空間的直線性思考,雖不能說有錯,但一看便知,就像體育館、體適能中心、或學校系統的秩序井然一樣,是一種規訓或監控體制的身體運動。 三、以身體經驗與社會互動為訴求的運動類型:本類型的身體運動,可以從多數民眾所熱中的養生運動、冥想性的身體運動、舞蹈、民俗活動看得出來,也可以在新興的街舞及極限運動體會得到。這類活動,一方面是較古老、傳統的身體運動,一方面,又是當前新風潮的身體運動。這類活動的發展,可說是隨遇而安,並無無一定的歷史走向,更無專家學者所給於的特定規範,或固定的場所。進一步說,這些活動的特徵,在其身體文化空間,是曲線的空間,也就是隨性的、柔性的空間;不是規格化、僵硬的空間,像自然的綠色大地,或俯拾可得的大街巷道等,都可以是展演的場地;他如戶外、廟宇廣場、居家庭院、可用的產業設施、甚至街尾牆角的小空間,以及與日常生活緊密結合在一起的生活空間,都可以有自發性的身體運動,也都隸屬於這類運動。 參、臺灣體育的出路 基於上面的敘述,不難發現第三類型的身體運動,應為體育未來重要出路,也就是說,身體經驗與社會互動的訴求,不只是個人應有的基本素養,更應是體育工作的核心課題。理由在於: (一)競技運動的侷限性:傳統以來,競技運動被認為係由歐美列強所倡導,並藉殖民政策,快速擴充發展,小自學校體育課程內容,大量引入競技運動項目,滿足預設的政治或教化功能,甚至國際奧運的舉辦,或世界盃各類賽會,因強勢競技能力的提倡,誘使國家不分大小、強弱,幾無不傾其全力,投入競技水準的較量。其結果,不但助長了民族主義的勃興,尤加深相互間的對立,不止有違民主思潮及合作關係的提倡,更失去身體運動的基本意義。尤其,激烈競爭,導致為達目的而不擇手段,以致未蒙其利,先受其害。甚至從藥物飲用、變性、欺瞞、暴力、傭兵等弊害,時有所聞,所在都有,自宜有所因應。 (二)體適能不外身心靈並修:沒有人能懷疑體適能在當前社會的重要,問題是以生理學為基礎的健康體適能,若僅以心肺耐力、肌力、柔軟性、身體組成等因素,作為衡量身體的指標,似不足以說明全人健康的具體意義,況且,不論是體育館或健康中心,也不論是有氧舞蹈或有氧拳擊,看著沸騰的身體,在冰冷的空間,整齊的隊列,無意識的數著「一、二、三、四」,畫一的動作,在齊一的口令下進行,這樣的作法,與運動力學觀點,相信人體如同機祴,可用科學的機祴原理,實施有效的人體訓練一樣,也與軍事訓練中的規訓或監控的身體,並無二致。 事實上,人是有生命的身體,人體運動到底不能等同於單純的機祴運動,再說,身心並完的前提下,生理鍛鍊,若沒有健全的心理基礎,相信不足以達到整全的健康,這也就是,體適能不外身心靈同時並修的道理所在。 (三)透過身體經驗,構築彼此認同:舞蹈、祭典及傳統民俗運動與自然的身體運動,之所以受到重視,並形成風潮,係因為這些身體運動,植基於自然柔性的空間,與火、水、空氣、大地及植物等自然為伍,並融入歌聲、音樂及自然的表現活動,在自由自在的活動中,人際的交流互動,透過共同的身體經驗,構築相互的緊密關係,創造彼此與社區的認同。誠如北歐身體文化研究學者克勞斯所指陳(清水諭,2002),相對於追求優勝及健康體適能而言,以身體經驗,建構彼此認同,做為社區的認同基礎,應是未來身體運動的第三條路。換句話說,未來以身體為主體的體育活動,當不能無視於柔性空間的塑造,共同身體經驗的建構,以及人際關係的柔性溝通,達成彼此的認同,以厚實社區的認同基礎。 肆、結語 本文就身體文化的觀點,論述體育的出路。先就社會現象,說明勞動的身體,政治化的身體,消費或時尚的身體,藝術化的身體以及物化的身體之屬性,了解身體知覺或經驗,可以與權力相結合,也可以是區分社會階層的重要指標,更可以是身份的展現,或交易用的工具或商品,顯見身體文化之認識,不止有利於身體文化之開發,尤有益於身體文化之宣揚與落實。 身體運動無異是身體文化的重要內容,其意義在於經由身體經驗,獲得其道具的功能、探索的價值、社會的經驗與人格道德的養成。其類型,則不外是追求優異成績、健康體適以及以身體經驗構築認同關係等三種類型,不過,就未來身體運動的發展看,運用身體運動的柔性空間,建構柔性的溝通關係,以促進個人與社區的認同,毋寧是重要取向。 因此,傳統的民俗、舞蹈、節慶祭典等發自內心的自然的身體運動,做為體育的第三條路,不只不能輕忽,尤應及早謀求對策,妥善因應。
參考文獻 劉紀蕙(2003)。〈文化研究國際營-視覺文化與批判理論〉 《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頁47-5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