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台灣身體文化學會台灣身體文化學會
台灣身體文化學會
  • 最新消息
  • 關於學會
  • 學會活動
  • 學會出版品
  • 身體文化Q&A
  • 活動報名
  • 相關連結
  • 入會辦理
  • 最新消息
  • 關於學會
  • 學會活動
  • 學會出版品
  • 身體文化Q&A
  • 活動報名
  • 相關連結
  • 入會辦理

身體文化學報 第二輯 – 苗栗舞龍文化之研究-【火旁】龍

身體文化學報 第二輯
本書係由2006苗栗火旁龍‧文化與觀光研討會發表的82篇(含海報發表22篇)的論文中,經嚴格審查後,薦選出刊,並依論文格式分別出版。
《出版資訊》
● 出版者:臺灣身體文化學會
● 出版日期:九十五年六月
● ISSN:1817-6690
苗栗舞龍文化之研究-【火旁】龍  — 廖金文   返回期刊目次

摘要: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苗栗舞龍文化之傳承與發展,採用歷史研究法與文獻分析法進行研究,首先探尋舞龍活動的淵源與文化,其次探討舞龍在推廣過程中所形成的運動文化,接著探究舞龍的民間傳統文化,並以苗栗【火旁】龍為例,最後探討舞龍的價值,並瞭解苗栗縣學校推展舞龍的現況,訂定舞龍活動傳承的方向。研究結論如下:一、舞龍是民間的傳統文化,由龍圖騰衍生出舞龍活動,更隨著文明的演進,結合民間生活禮俗、歲時節慶,融合傳統與創新的龍舞藝術,展現出豐富多元的舞龍樣態。二、在身體運動文化、運動觀、運動規範、運動技術與運動物質條件的影響下,舞龍從民間小戲、民俗遊戲、傳統雜技的遊戲本質,轉而定位成民俗體育、運動競技的新文化,是一項體育性的傳統動態民俗文化。三、苗栗【火旁】龍活動包含糊龍、祥龍點晴、迎龍、火旁龍、跈龍、化龍返天等系列科儀,蘊含的價值是身體活動的本質、傳統文化的保存、民族圖騰的維持、緬懷感恩的情懷、民俗特色的表徵。四、薪傳舞龍文化首先要確立舞龍發展政策、規劃師資教材與補助經費、鼓勵學校成立龍隊並融入學校課程及鄉土教學、舉辦競技觀摩表演或競賽活動、輔導成立民俗體育運動學會及資源網路,以多元方式進行薪傳推廣活動。五、民俗舞龍著重文化的傳承,卻忽略了技藝的美感,形成浮濫與功利化的表徵;競技舞龍著重龍藝的技術,卻忽視龍文化的繁衍,造成了競技與工具化制約的迷思;結合民俗與競技的推展模式,才能呈現蘊含文化的龍舞藝術。

關鍵詞:苗栗、舞龍文化、【火旁】龍

Category: 身體文化學報-pBy admin2017-07-26

Author: admin

Post navigation

PreviousPrevious post:身體文化學報 第二輯 – 臺南十二婆祖民俗藝陣表演形式NextNext post:身體文化學報 第二輯

Related posts

運動文化研究 第三十期-《運動文化研究》各期目錄
2018-05-11
運動文化研究 第三十期-《運動文化研究》徵稿
2018-05-11
運動文化研究 第三十期-探尋臺灣光復後學校國民小學體育課程中舞蹈的足跡
2018-05-11
運動文化研究 第三十期-論懷孕女性職業技藝展演者的體認與策略
2018-05-11
運動文化研究 第三十期-尿布、論文、戰術板─「通過儀式」與大專教練工作
2018-05-11
運動文化研究 第三十期-主編的話、目錄
2018-05-11
 Dream-Theme — truly premium WordPress the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