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台灣高爾夫運動的回顧與展望 — 王誼邦 返回期刊目次 摘要: 本研究之目的,旨在了解高爾夫運動在台發展歷程,透過文獻蒐集、分析與比對,將台灣高爾夫發展歷程劃分成四個時期,分別為日治時期(1918-1945年)、戰後重建期( 1945-1965年)、豐收期( 1965-1988年)及衰退期(1988-2007年)。以球場開發、組織發展及參賽成績三者為探究之主體,所得結論如下:一、日治時期,台灣高爾夫發展奠定良基;二、海外習業、薪火相傳,戰後台灣得以迅速重回發展之路;三、軍、政協持,穩建發展,進軍國際初現曙光;四、名揚國際,穩固亞洲高壇霸主,中華高協功不可沒;五、商業掛帥,弊案叢生,社會形象重創,賽事贊助裹足不前;六、協會分家,整合無效,基層培育青黃不接,台灣實力大幅滑落。展望未來,要恢復昔日榮景,個人建議如下:一、高爾夫界應團結一致,積極推廣公益慈善活動,重塑社會形象;二、爭取國際大型賽事來台舉辦,提昇國內高球水準,免除邊緣化之危機;三、整合社會各界資源,擬定有效可行、且具國際視野的基層培育計畫;四、融入學校體育教學,廣植高爾夫人口;五、擬定政策,廣建公共球場,落實高爾夫平民化。關鍵詞:台灣、高爾夫、職業高爾夫、高爾夫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