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台灣身體文化學會台灣身體文化學會
台灣身體文化學會
  • 最新消息
  • 關於學會
  • 學會活動
  • 學會出版品
  • 身體文化Q&A
  • 活動報名
  • 相關連結
  • 入會辦理
  • 最新消息
  • 關於學會
  • 學會活動
  • 學會出版品
  • 身體文化Q&A
  • 活動報名
  • 相關連結
  • 入會辦理

身體文化學報 第三輯-從消費文化觀點論述跆拳道商品化之歷程與影響

身體文化學報 第三輯
        本書係由2006苗栗火旁龍‧文化與觀光研討會發表的82篇(含海報發表22篇)的論文中,經嚴格審查後,薦選出刊,並依論文格式分別出版。
《出版資訊》
● 出版者:臺灣身體文化學會
● 出版日期:九十五年十二月
● ISSN:1817-6690
從消費文化觀點論述跆拳道商品化之歷程與影響 — 歐陽弘  返回期刊目次
摘要:
現代社會經由經濟的蓬勃發展,許多社會文化的層面開始轉變,人從身體基本的需求,逐漸轉變為特殊事物的慾望追求,消費成為滿足這些慾望的最佳工具。經由廠商、媒體及社會價值的互動之下,消費文化對於現代人生活是互為影響、相互激盪的,也漸漸地改變人類的傳統價值觀,同時運動在此環境下,也有商品化的面貌(見註一)。
本研究探討原為傳統武術的跆拳道進入現代社會經由消費文化洗禮下,轉變為體育運動,商品化之歷程及其影響,在社會中、道館、家長、學生之間,所呈現之種種現象,研究方法採用文獻分析及田野的觀察法與訪談法,分別對消費文化理論及身為現代的武術運動的跆拳道來作檢視(見註二)。研究所獲得的結果如下:在消費文化中生存以及做為全球化的體育運動,跆拳道本身的演變呈現如美學、時尚、符號象徵、大眾愉悅消費等多種元素面貌。道館的商業化與比賽的被消費性使得傳統武術之師倫理關係逐漸變質(見註一)、選手的身體主體性或許無法自主;家長在道館練習與出賽時中的角色,已變得不是無聲的,而是更具參與、作決策的權力角色;而在工具性學習目的下,學生的角色是尷尬的。跆拳道在現代社會中不是單純的傳統武術,而是複雜多元的一項運動文化。關鍵詞:消費文化、跆拳道、價值觀、商品化

註一:商品化的解釋可為依照商品形式對社會關係加以塑造的過程,並且隨著使用價值被轉換成交換價值的過程,物品在商品化與消費的過程中,有被宰制的現象;如同職業運動為了電視媒體轉播而更改規則。

註二:本文撰寫目的是嘗試著從眾多及龐雜的消費文化理論中,尋找幾個與跆拳道古今演變的面向有關的議題,重點在跆拳道藉由全球化的傳遞後,產生了什麼改變及對武術倫理的影響。至於本文論述之外的消費文化理論,甚或道館場域更多的觀察,皆須個別探討或為日後進一步的研究

 

Category: 身體文化學報-pBy admin2017-07-28

Author: admin

Post navigation

PreviousPrevious post:身體文化學報 第三輯-文化觀點探討新竹縣文化產業之內涵NextNext post:身體文化學報 第三輯-原住民學生參加國民小學棒球聯賽之現況探討

Related posts

運動文化研究 第三十期-《運動文化研究》各期目錄
2018-05-11
運動文化研究 第三十期-《運動文化研究》徵稿
2018-05-11
運動文化研究 第三十期-探尋臺灣光復後學校國民小學體育課程中舞蹈的足跡
2018-05-11
運動文化研究 第三十期-論懷孕女性職業技藝展演者的體認與策略
2018-05-11
運動文化研究 第三十期-尿布、論文、戰術板─「通過儀式」與大專教練工作
2018-05-11
運動文化研究 第三十期-主編的話、目錄
2018-05-11
 Dream-Theme — truly premium WordPress the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