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台灣身體文化學會台灣身體文化學會
台灣身體文化學會
  • 最新消息
  • 關於學會
  • 學會活動
  • 學會出版品
  • 身體文化Q&A
  • 活動報名
  • 相關連結
  • 入會辦理
  • 最新消息
  • 關於學會
  • 學會活動
  • 學會出版品
  • 身體文化Q&A
  • 活動報名
  • 相關連結
  • 入會辦理

身體文化學報 第四輯-內身化自我的標記:刺青

身體文化學報 第四輯
       《身體文化學報》以「關心身體研究,提供不同領域的經驗交流和研究心得分享,藉以闡揚運動身體文化在文學、社會、政治、教育、傳播等各領域研究業績的具體落實」為其發行宗旨。
本期共錄用7篇,其中之重點:以多元文化、現代性、傳統體育與社會為主要課題,各具特色,均具一定程度之可讀性。
《出版資訊》
● 出版者:臺灣身體文化學會
● 出版日期:九十六年六月
● ISSN:1817-6690
內身化自我的標記:刺青 — 呂潔如   返回期刊目次
摘要:
本研究旨在透過文獻探討,回顧刺青在不同社會結構下所扮演的角色與轉變,以拓印現代刺青的歷史痕跡,並將焦點匯聚於身體,嘗試為現代刺青尋求另一種註解的可能性。從原始到當代社會的脈絡一路追尋,研究者發現,刺青在原始社會中標記著生命週期的轉變,在國家政體下標記著政權對個人的宣稱,當刺青的主權掌握在刺青者自身則成為個人的展現。這展現個人的刺青,在國家政體之下因其叛逆性格而成為一種「惡」的象徵,在叛逆躍居於合法性地位的當代社會中,則以反時尚姿態而流行並成為一種美學遊戲。由身體面向出發,刺青是具有強烈宣示性的身體標記,更是「肉身化自我」的標記。現代刺青不再是部落族群與國家對個人的宣稱,而是刺青者主動選擇的自我宣示,刺青成為彰顯個性、宣稱自我的美學遊戲。在允許任意指涉的美學遊戲中,由於「肉身化」的必然性令刺青不至於從意義中完全逃逸。懷著個人的「自我」認定、期許或想像(端看個人想展現出的『我是』為何),刺青者將「自我」以圖騰伴隨著深入肌理的疼痛展現於肉體,成為一種主動建構的肉身化自我。關鍵詞:刺青、肉身化自我

Category: 身體文化學報-pBy admin2017-07-28

Author: admin

Post navigation

PreviousPrevious post:身體文化學報 第四輯-馘首、織布、文面:日本殖民下的泰雅族傳統身體文化變遷初探NextNext post:身體文化學報 第四輯

Related posts

運動文化研究 第三十期-《運動文化研究》各期目錄
2018-05-11
運動文化研究 第三十期-《運動文化研究》徵稿
2018-05-11
運動文化研究 第三十期-探尋臺灣光復後學校國民小學體育課程中舞蹈的足跡
2018-05-11
運動文化研究 第三十期-論懷孕女性職業技藝展演者的體認與策略
2018-05-11
運動文化研究 第三十期-尿布、論文、戰術板─「通過儀式」與大專教練工作
2018-05-11
運動文化研究 第三十期-主編的話、目錄
2018-05-11
 Dream-Theme — truly premium WordPress the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