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台灣身體文化學會台灣身體文化學會
台灣身體文化學會
  • 最新消息
  • 關於學會
  • 學會活動
  • 學會出版品
  • 身體文化Q&A
  • 活動報名
  • 相關連結
  • 入會辦理
  • 最新消息
  • 關於學會
  • 學會活動
  • 學會出版品
  • 身體文化Q&A
  • 活動報名
  • 相關連結
  • 入會辦理

身體文化學報 第八輯-運動領域中性別框架之再製與鬆動

身體文化學報 第八輯
 《 出版資訊》
●主編:戴偉謙
●副主編:郭金芳
●出版者:臺灣身體文化學會
●出版日期:中華民國九十八年六月
●ISSN:1817-6690
運動領域中性別框架之再製與鬆動 — 李亦芳,程瑞福   返回期刊目次
摘要:
長久以來,運動領域中所強調的競爭、陽剛特質與男子氣概相互建構增強,且受傳統「男主外、女主內」及女性生理構造不適合運動的偏見影響,藉由天生論掩蓋社會文化建構的意涵、承襲傳統性別刻板印象,再次強化陽剛與男性的聯結,並排斥陰柔特質。因此,本文旨在了解運動領域是如何再製性別結構且再製內容為何,並看見再製中有鬆動性別框架的可能,採用社會學中的「結構-能動」做為論述「再製-鬆動」的依據。運動領域透過運動類型性別分化、運動媒體、學校教育、體育相關組織再製性別框架,其內容包括強化「男性-陽剛」與「女性-陰柔」的特質、再製性別不平等、美貌論述與異性戀權……等。隨著性別意識的抬頭,運動領域在制度面上雖已產生鬆動,但在制度底下卻以一種更迂迴精密的手法進行再製性別結構,且利益地獲得支持著再製性別結構的行動。然而我們卻能在女性參與運動時看見能動性的展現,在運動中掌控自我身體,從禁錮的身體到自我意識的覺醒,這是一種鬆動性別框架的可能。

因此,我們需透過「自我反思-性別意識覺醒-行動」的歷程,從內在自我觀念開始,反思聯結個體與性別結構之間的那層關係,才能產生動搖根深蒂固的性別結構的能動性。

關鍵詞:再製、鬆動、性別框架、運動領域

全文下載

Category: 身體文化學報-pBy ajexhsu2017-09-14

Author: ajexhsu

Post navigation

PreviousPrevious post:身體文化學報 第八輯-滑板族的空間知覺NextNext post:身體文化學報 第八輯-科技經驗與身體主體經驗之探討:你需要balance一下嗎?

Related posts

運動文化研究 第三十期-《運動文化研究》各期目錄
2018-05-11
運動文化研究 第三十期-《運動文化研究》徵稿
2018-05-11
運動文化研究 第三十期-探尋臺灣光復後學校國民小學體育課程中舞蹈的足跡
2018-05-11
運動文化研究 第三十期-論懷孕女性職業技藝展演者的體認與策略
2018-05-11
運動文化研究 第三十期-尿布、論文、戰術板─「通過儀式」與大專教練工作
2018-05-11
運動文化研究 第三十期-主編的話、目錄
2018-05-11
 Dream-Theme — truly premium WordPress the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