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台灣身體文化學會台灣身體文化學會
台灣身體文化學會
  • 最新消息
  • 關於學會
  • 學會活動
  • 學會出版品
  • 身體文化Q&A
  • 活動報名
  • 相關連結
  • 入會辦理
  • 最新消息
  • 關於學會
  • 學會活動
  • 學會出版品
  • 身體文化Q&A
  • 活動報名
  • 相關連結
  • 入會辦理

身體文化學報 第十輯-運動參賽的「分離-中介-整合」

身體文化學報 第十輯
 《 出版資訊》
●主編:戴偉謙
●副主編:郭金芳
●出版者:臺灣身體文化學會
●出版日期:中華民國九十九年六月
●ISSN:1817-6690
運動參賽的「分離-中介-整合」 — 劉家豪   返回期刊目次

摘要:
在運動領域中,選手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接受運動訓練,過程的艱辛除了身體上的鍛鍊外,面對反覆性的訓練更是心理上的挑戰,而這一切的付出,皆是為了履行運動員在競賽場上的天職-競爭。

而接受訓練,投入競賽,再接受訓練,再投入競賽,似乎也成為了運動員生涯中不斷反覆操作的週期。法國人類學家Arnold Van Gennep,於二十世紀初在對不同種族的文化儀式共同觀察下,提出通過儀式(rites de passage)的概念,指出人類社會文化中伴隨著每一次地點、狀況、社會地位,以及年齡的改變而舉行的儀式,區分為三個階段:一是分離(separation)階段,二是邊緣(margin)階段(或稱為中介、閾限階段),三是整合(aggregation)階段。筆者試圖以此為研究背景,並透過人類學家Victor Turner 對儀式過程的中介狀態概念,來對運動選手從投入訓練到參與比賽,再回到訓練生活的過程,是否為一個儀式性的歷程,及在比賽過程中的意義做一個初步的探究。

選手們在「訓練-比賽-再訓練」之歷程經歷著他們的運動生涯,似乎將參與比賽視為一種提升自我的儀式過程,而在參與比賽這樣的儀式過程中,教練、選手們在比賽結束後,往往能透過「比賽」這樣的中介階段進行反思、超越、轉換並創造著文化的意義,因此回到訓練生活,會有一種不同於未參加比賽前的感受。

關鍵詞:儀式過程、中介狀態

Category: 身體文化學報-pBy ajexhsu2017-09-14

Author: ajexhsu

Post navigation

PreviousPrevious post:身體文化學報 第十輯-國府反共堡壘觀的臺灣體育(1945~1971)NextNext post:身體文化學報 第十輯-運動與宗教節慶之變遷

Related posts

運動文化研究 第三十期-《運動文化研究》各期目錄
2018-05-11
運動文化研究 第三十期-《運動文化研究》徵稿
2018-05-11
運動文化研究 第三十期-探尋臺灣光復後學校國民小學體育課程中舞蹈的足跡
2018-05-11
運動文化研究 第三十期-論懷孕女性職業技藝展演者的體認與策略
2018-05-11
運動文化研究 第三十期-尿布、論文、戰術板─「通過儀式」與大專教練工作
2018-05-11
運動文化研究 第三十期-主編的話、目錄
2018-05-11
 Dream-Theme — truly premium WordPress the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