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狂熱:關於人類能量 — Henning Eichberg 返回期刊目次
摘要:
當今關於舞蹈的研究主要集中於兩種領域的活動:場景性舞蹈(芭蕾、現代舞)或社交性舞蹈(民族舞蹈、宮廷舞,華爾茲、現代流行舞);然而,尚有第三種值得關注的研究領域──舞蹈狂熱。本文以發生於20世紀宗教復振式的舞蹈運動為出發點,回溯到中世紀時期聖約翰 (St. John) 與聖維特 (St. Veit) 的舞蹈狂熱,乃至義大利現代化初期的跳舞病 (Tarantism)。此一舞蹈狂熱的現象學包含著恍惚狂喜、宗教復振,以及情色性等元素。在此,舞蹈狂熱引發吾人思考關於能量的重要概念,無論是空間性或時間性皆不足以描述這些舞蹈所產生的動能,即使就場景性舞蹈或時下流行的社交性舞蹈也是如此。然而,人類的活動文化 (human movement culture) 的能量究竟為何?而其物質性的特質為何?吾人討論「能量」一詞時,必得與舞蹈結合,正如同以往將其應用於探討戲劇、合唱、大笑等情境一般。
爰此,舞蹈能量的意義並不僅止於理解舞蹈,也能藉以發展出研究方法做為更通盤性的身體文化之物質現象學 (materialistic phenomenology) 。有關人類能量的探索是跨文化交流相當重要的議題,它有助於打破東西方二元對立的藩籬,即強調合理性的西方文化(基於空間與時間測量),以及強調「非理性」之能量主義 (energeticism)的東方文化。
關鍵字:舞蹈歷史、跳舞病、活動文化、功能主義批判、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