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台灣身體文化學會台灣身體文化學會
台灣身體文化學會
  • 最新消息
  • 關於學會
  • 學會活動
  • 學會出版品
  • 身體文化Q&A
  • 活動報名
  • 相關連結
  • 入會辦理
  • 最新消息
  • 關於學會
  • 學會活動
  • 學會出版品
  • 身體文化Q&A
  • 活動報名
  • 相關連結
  • 入會辦理

身體文化學報 第十四輯-戒嚴時期我國網球運動發展之探討(1949-1987)

身體文化學報 第十四輯
 《 出版資訊》
●主編:戴偉謙
●副主編:郭金芳
●出版者:臺灣身體文化學會
●出版日期:中華民國一百零一年六月
●ISSN:1817-6690
戒嚴時期我國網球運動發展之探討(1949-1987) — 邵心平   返回期刊目次

摘要:
2010年亞洲運動會,我國獲得男子組團體、女子組雙打及男女混雙組等三面金牌,加上多位職業網球選手排名於世界前50之列,使我國躋身國際網球競技運動強國之列,國內網球界均與有榮焉。為了解我國網球運動發展的軌跡與策略,進而使網球運動永續發展,自有完整探討我國網球運動發展之必要。

本文在蒐集有關我國戒嚴時期網球運動發展之文獻後,由政治、教育、體育政策、網球產業、民間推廣、軍中推廣、舉辦及參與國內外網球賽事、重要影響人物等面向,探討我國戒嚴時期(1949-1987)網球運動之發展,經分析文獻後發現戒嚴實施初期,政治上處於海峽兩岸對峙與緊張不安定狀態,經濟蕭條,網球運動因器材昂貴、設施少、且認識網球運動的人口不多,因此推動初期並未普遍讓大眾所接受。戒嚴實施後期,外貿增加,民生富裕,經濟逐漸穩固,又因網球器材在臺灣生產且物美價廉,使得網球運動得以穩定成長,也藉由辦理國際職業網球賽吸取經驗及提升技術,逐漸與國際網球水準接軌,並以體育達到國民外交之目標,為當時困頓的外交打了一劑強心針。

網球運動在社會賢達人士與企業舉辦國內與國際比賽及軍中各軍種將領延攬網球專長選手,為該軍種爭取榮譽之影響下,因而提升網球風氣及水準,也將網球推展成為當時風行的運動項目。網球運動,在臺灣由貴族轉向平民化,到現在成為亞洲網球強國,發展過程皆藉助於政府政策、軍中推展、民間社會推廣及有心人士的培育灌溉,才讓網球運動得以發光發熱,為國爭光。

關鍵詞:民生杯網球賽、極限杯國際男子職業網球、台維斯杯、聯邦杯

Category: 身體文化學報-pBy ajexhsu2017-09-15

Author: ajexhsu

Post navigation

PreviousPrevious post:身體文化學報 第十四輯-海峽兩岸宗教文化交流之考察NextNext post:身體文化學報 第十四輯-從大甲媽祖遶境探討女性身體自主權的變化

Related posts

運動文化研究 第三十期-《運動文化研究》各期目錄
2018-05-11
運動文化研究 第三十期-《運動文化研究》徵稿
2018-05-11
運動文化研究 第三十期-探尋臺灣光復後學校國民小學體育課程中舞蹈的足跡
2018-05-11
運動文化研究 第三十期-論懷孕女性職業技藝展演者的體認與策略
2018-05-11
運動文化研究 第三十期-尿布、論文、戰術板─「通過儀式」與大專教練工作
2018-05-11
運動文化研究 第三十期-主編的話、目錄
2018-05-11
 Dream-Theme — truly premium WordPress the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