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文化研究》「運動人類學專號」徵稿啟事
一、徵稿主題:運動與人類學
二、主題說明:
- 《運動文化研究》係以社會文化與人文思維為本之深究身體動能的學術期刊。本刊擬於2022年推出「運動人類學」專號,歡迎各方才氣縱橫的寫手全力響應。
- 人類學探索人類所創之文化類屬的內涵,於是就出現如衣飾人類學、建築 學、飲食人類學、宗教人類學、觀光人類學、親屬人類學、媒體人類學、族群人類學、以及網路人類學等等的專研次領域。對人類學者而言,衣飾、建築、飲食、宗教、觀光、親屬、媒體、族群、和網路等範疇的人類參與事物,均與文化理念的發明和其承載當事者之行動實踐密切相關。文化的多面樣態,在人類學者筆下,直接印證了人類充滿無限可能的生活設計潛力。
III. 前述各項人類學研究範疇,有的深具傳統,有的則新款上市。事實上,人類文化的創造展現類屬,無窮無盡,又何止這些傳統新款,只是被人類學看到的或未看到的,各有命運。未被看到的後者,當然就只會有少量被詮釋的紀錄,形質雙向均顯單薄,運動相關項類,無奈屬之。
- 運動人類學方興未艾。此一結點的意思是,運動當然係人類文化創造項目之一,但它在傳統上少有明確位置,新款方面,亦剛起步。那麼,為何要推動運動人類學研究? 因為所有人類文化群體,均有發展出以身體動能標示關鍵生活意義的觀念與行為,其中尤以競技賽事的發明最為突出,古今皆然。此外,吾人亦欲釐清1.鑲崁於人類文化世界裡的運動,以及2.當代運動生活面向出現後,所形成之依其而定的各項價值信念和標準行動等二者間之差距。前者闡釋運動等於文化,後者則強調運動啟動文化。
- 人類為何需要以展現身體動能的競賽來界定或理解事物? 此一提問即和說明人類為何需要衣飾、飲食、宗教、觀光、親屬、媒體、族群、以及網路等等舊新文化生活範疇一樣,它是廣泛人類創造力的成果,也必然有其各屬的文化意涵。運動人類學的終極探索目標,正是亟欲了解人類需要運動競賽的道理,或說運動之所以與人類生存黏密相惜的本質性緣由。而此一較少為人知的學術方向,勢必要由大家共同撐起努力,以嚮來日之成就。
- 舉凡認知到運動競賽與人類文化密切相關的學子學人,均歡迎投稿本次專號,這是本刊的運動人類學首發,期盼帶動日後的探研熱潮。
三、投稿與聯繫:
特刊主編:謝世忠/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兼任教授、臺灣人類學與民族學學會前理事長
截稿日期:2021年12月31日
投稿與審查方式:採iPress線上投審系統,網址:http://www.ipress.tw/J0131。請勾選投稿主題特刊。採匿名審查,隨到隨審。
論文篇幅和格式:中文以 20,000 字、英文以 10,000 字為宜。參照《運動文化研究》投稿須知。
臺灣身體文化學會 Body Culture Society of Taiwan
學會網頁:https://bodyculture.org.tw/
連絡人:吳聲佶
Email: service@bodyculture.org.tw
電話:0918503165/02-23672057 TEL: +886 918503165/+886 2-23672057
傳真:02-23677860 FAX: 886+2-23677860
信箱:10607 台灣科大郵局第90-34號信箱
Mail: P.O. Box 90-34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aipei City 10607, Taiwan (R.O.C.)